(相關資料圖)
美國《紐約時報》5月31日文章,原題:三年來我第一次前往中國,我看到它有多么強大 這是三年多來我的首次中國之行,一覺醒來,看到北京一反常態的湛藍天空,連翹和櫻花盛開,城市生氣勃勃。在許多層面,中國又回來了。辦公室擠滿員工,高管們大都對業務充滿樂觀情緒。持續涌現的令人興奮的初創企業表明中國將繼續成為創新領軍者。過去的許多次中國之行中那種令我興奮的活力和干勁,如今豐富而充足。
誠然,中國也面臨經濟挑戰。盡管西方媒體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懷疑,但我相信中國將繼續繁榮。作為我們的最大戰略對手,中國將繼續利用這種繁榮在一系列問題和事務上夯實自信。
盡管采取強力防疫措施,中國的經濟表現仍遠好于我們。從2020年初到去年底,中國經濟經通脹調整后累計增長14%(原文如此——編者注),而美國不到6%。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為5.2%,而我們是1.6%。就在我們與4%以上的頑固通脹作斗爭時,今年中國的物價仍很可能只上漲2%。中國的利率仍將保持低位,這有助于鼓勵投資。
誠然,中國從疫情中的反彈勢頭弱于許多人的預期。與過去相比,中國投資者和企業家更加謹慎地關注每一個信號。對能源轉型和人工智能等新產業的投資似乎成為優先事項。至少在一些領域,中國已取得顯著成功。
在感受到的中國自信之下,我也體會到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這主要是由于許多中國人感到來自華盛頓的敵意,這反過來又導致一些中國人對美國的反感。隨著北京強調中國作為獨立超級大國的角色,中國消費者的偏好似乎發生變化。過去,他們青睞從耐克到寶馬等外國大品牌。如今,他們轉向安踏和比亞迪等本土品牌。
在中國的會面通常以我和我的團隊提問為主。而這次行程中,我們的中國同行經常反過來問美國在臺海和潛在投資限制等問題上可能做什么。一些人說中國是美國強權的無辜受害者。這些微妙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細枝末節。至少從我的互動來看,中國商界仍渴望美國投資以及繼續與我們進行經貿往來。
我們不應自欺欺人地幻想中國將被自身重量壓垮。對美國及其對手來說,問題是這種較量是否一定具有破壞性,抑或仍有可能走向一個更繁榮和更合作的未來。(作者為曾擔任奧巴馬政府財政部顧問的史蒂芬·拉特納,丁玎譯)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環球觀天下!中國星辰 | “帶著我的夢想上天宮”,最新回信要來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
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聚能創芯股權的比例由32 02%變更為25 02%,聚能創芯不再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不再納入公
1、《極速狂飆LeMans》是一部動作 冒險 運動電影,由SteveMcQueen、AngeloInfanti主演。文章
新華社廣州6月1日電(記者張辛欣、王浩明)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1日于廣州舉行的2023工業綠色發展大會上說
他們為中心研制的一代、二代、三代測控應用軟件系統,圓滿保障了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大項任務。他們為航天
當前,我國正處于人口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如何正確認識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迫切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