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日皮的毛片-国产一级内射大黄片-鸥美一级毛片人与兽-黄色毛片一级视频-黄色1级片2级片-5级强奸视频网站-看一级片的免费网址-一级黄片视频在线看-欧美一级黄片群交系列

您的位置:首頁>財經 >
  • 為何快遞行業始終面臨“招人難”的問題?社保問題亟待解決

    2021-03-30 10:44:26 來源: 法治日報

快遞行業“用工荒”痼疾如何根治業內呼吁

盡快解決快遞小哥社保權益問題

破解快遞行業“用工荒”的難題,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相關需求,要用“靈活的保障”對應“靈活的就業”,通過完善社保法規解決用工企業沒有法定繳納義務、靈活就業者本人沒有繳納途徑的制度障礙,并通過政府配套出臺稅收減免、補貼獎勵等鼓勵性措施,支持直營等健康商業模式的發展。

快遞、家政、餐飲等行業的“用工荒”,在春節過后的一段時間里尤為凸顯。

直到3月下旬,小區深夜里也能看到還在忙碌的快遞小哥,夜里十點多見到是常態,更有凌晨以后還在派送快遞的。“今年雖說是就地過年,但情況也沒那么好。”一位快遞小哥說:“要送的快遞太多,我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他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為何快遞行業始終面臨“招人難”的問題,這與快遞行業的吸引力自然有關。快遞小哥辛苦奔波,但收入并不高,大多在社保福利上仍處于缺失狀態。為此,有業內專家指出,要破解快遞行業“用工荒”的難題,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相關需求,要用“靈活的保障”對應“靈活的就業”,通過完善社保法規解決用工企業沒有法定繳納義務、靈活就業者本人沒有繳納途徑的制度障礙,并通過政府配套出臺稅收減免、補貼獎勵等鼓勵性措施,支持直營等健康商業模式的發展。

搶人大戰提前打響

事實上,快遞行業的“缺人”問題,一直都存在。

據人社部此前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營銷員、保潔員、保安員等位列前十,快遞員位列第11位。人社部指出,與第三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招聘需求人數環比上升明顯,“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供求關系總體趨緊。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2020年疫情突襲致宅經濟陡然走俏之后,快遞員的需求量更是一路猛增,去年雙十一電商促銷季到來之時達到頂峰,迄今相關缺口仍未能補上。

今年春節,快遞行業又面臨新的挑戰,就在有關春節期間快遞停運的假消息在網上出現后,很快就有辟謠,各快遞公司拿出了較之以往更有決心更有誠意的表態,網友們形象地將其戲稱為“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

這也是在京東等企業堅持多年后,全行業首次試水春節不打烊。它也意味著,“用工荒”這一服務業每年春節都會遇到的傳統難題,與往年相比提前到來了。當很多從事服務業的人拿到年終獎辭職回家過年,來年回來再找工作已經成為既定行業慣例的前提下,而就地過年后今年網購和互相寄送年貨以表思念與祝福更盛行,一方面是銳減的供應,另一方面是激增的需求,快遞業人力資源的捉襟見肘可想而知。

這一點,從快遞行業同時表達出的“春節期間快遞時效性將受影響”可窺見一斑。

快遞行業甚至早早開始了“搶人大戰”。例如,河南大部分物流公司原定正月初八(2月19日)、初九開工,但尚在春節假期中,新一年的招聘工作就已率先啟動。

調查顯示,100個職業中,快遞員短缺排第二,貨車司機缺口達1000萬。因為招工難,部分企業開出的工資,較往年上漲10%左右。

少量企業繳納社保

盡管快遞行業的用工成本不斷增加,但招人難的現象依舊存在。有快遞企業透露,如果公司計劃招10個人,現在大概只能招到5個。

為什么招人這么難?收入不高、行業缺乏吸引力是一個重要原因。根據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發布的《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75.07%的被調查快遞小哥月收入低于5000元。在未繳納社保的情況下,快遞員整體收入水平偏低。

目前在國內的快遞行業中,除京東物流、順豐速運、德邦快遞等少數企業采用直營模式,為一線員工繳納社保之外,“四通一達”基本都采用加盟的模式,“五險一金”支出明顯低于前者。

2月16日,京東物流披露的招股文件顯示,截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共有員工超過25萬人,其中倉儲、快遞、客服等一線員工超過24萬人。而在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參與倉儲、揀配、打包、運輸及配送員工的福利開支達到179億元。粗略計算,京東物流平均為每名一線員工月支出近8300元,如果按照不同工種的薪資占比,快遞員的平均收入則更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即每月近4500元,京東物流一線員工的收入遠高于這一數字。而從全國各大城市居民月收入的中位數來看,根據新浪財經此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各城市工資中位數,8300元已經超過了2020年北上廣深的月收入中位數,其中北京為6906元,上海為6378元,新一線城市全部在6000元以下。

社保問題亟待解決

然而,像京東這樣能給快遞員更好待遇的企業并不多。

根據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發布的《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75.07%的被調查快遞小哥月收入低于5000元;美團發布的《2019年外賣騎手就業扶貧報告》顯示,2019年美團外賣騎手中有25.7萬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其中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占比為63.1%。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繳納社保的情況下,快遞員整體收入水平偏低,上述實際到手收入基本等同于全部可得收入,平均數和中位數均位于5000元以下。

根據國家郵政局和中研網的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超300萬人、外賣配送人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僅這兩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超過1000萬。這意味著有一個龐大規模的群體權益需要關注。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導致快遞員社保權益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快遞配送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廣泛采用個人注冊、加盟商模式,規避了為快遞員繳納社保的直接責任。加盟模式和個人注冊模式中,快遞配送企業與快遞員未簽訂勞動合同、無勞動關系,不承擔“五險一金”責任,企業成本支出更低。此外,一些企業采用勞務派遣或假勞務外包、真勞務派遣的用工模式,來規避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或者不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加盟模式下,加盟商同員工的勞動合同簽訂不規范、管理執行不到位,也是導致快遞員社保權益缺失的重要原因。

創新社保繳納方式

目前,快遞員社保權益缺失的問題已經隨著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而逐漸顯現,也引起社會廣泛重視。有專家指出,盡快解決快遞配送行業人員社會保障問題,不僅是為勞動者權益保駕護航,也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大動力,相應政策措施宜盡快推進。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建議,應盡快建立平臺從業者專項社會保險,以特殊勞動關系為基礎,設計包含職業傷害、住院醫療和老年補貼等三項保險待遇的平臺用工專項保險。根據平臺用工按單結算的特點,按日征收保險費用,由平臺企業負責代征,統一轉交社保基金管理。繳費主體可由平臺企業與從業者協商,確定一方或雙方共同承擔。

北京在快遞員等新業態從業者的社保方面已經邁出積極一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北京市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在前不久舉行的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專場新聞發布會上說,對于受關注較多的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就業形態的從業者來說,他們面臨社會保障不夠完善,可選擇的參保項目少,合法的權益保障難等問題。

胡雪峰透露,北京市正在研究一些政策措施,要創新社保的繳納方式,推進社保的轉移接續,關鍵是要壓實平臺企業的社會責任,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傷害保障。(記者 張維)

關鍵詞: 快遞行業 招人難 社保問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閱讀